close
膽固醇、 降血脂藥與阿茲海默氏症
劉秀枝 國立陽明大學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膽固醇促進動脈硬化,一直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元凶之一。但近年來,除了實驗室中的證據外,有四個流行病學的觀察顯示膽固醇與造成大腦退化的阿茲海默氏症(老年失智症)也有密切關係。

荷蘭的醫生於1997年發表一篇有關飲食與膽固醇的論文。他們對5386位55歲以上無失智症的居民作詳細的飲食問卷。約兩年後,58位發生失智症,其中42位為阿茲海默氏症。這58位失智症的飲食中所攝取的膽固醇比其他5328位為多。如果把會影響失智症的因子,如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等以統計方式加以控制後,攝取高量膽固醇(每天大於255公克)者得到失智症之機率為攝取低膽固醇者(每天少於209公克)的1.7倍,而得到阿茲海默氏症之機率為1.3倍。此數據雖然相差不大,但意味著攝取高膽固醇可能是失智症及阿茲海默氏症的危險因子之一。

  那麼,高血脂症(即血中膽固醇濃度過高)患者是否比較容易得到阿茲海默氏症呢?2001年有篇來自芬蘭的論文證實了此觀點。作者對1449位中年人(平均50歲)做詳細問卷,並測其血中膽固醇的濃度。約21年後(平均年齡已71歲)有57位診斷為失智症,其中48位為阿茲海默氏症。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原來血中膽固醇濃度高者(大於251mg/dl)得到阿茲海默氏症的機率為膽固醇濃度正常者的2倍,表示中年時膽固醇高可能是阿茲海默氏症的危險因子之一。換言之,如果中年時能控制好膽固醇,則可減少阿茲海默氏症的的發生,那麼對公共衛生的預防政策及醫療經濟將有很大的助益。

  在2000年有兩篇流行病學的文章不約而同的發現,使用一種降血脂藥物(statins)者的阿茲海默氏症的罹患率較低。Statins的作用是抑制一種能將食物轉變成膽固醇的酉每(HMG-CoA reductase),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因而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及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近年來廣泛使用。

  第一個報告來自於英國的個案對照研究。作者由診所的電腦資料庫中找出年紀大於50歲的284位失智症患者,並且找出1080位與之年齡、性別相當的正常人。比較這兩組中各種不同情況所佔的人數比例:
(1)血脂肪正常者,
(2)高血脂症而沒服用藥物者,
(3)高血脂症且服用statins者,
(4)高血脂症但服用非statins的降血脂藥物者。
  
  經過統計分析整理,發現血脂肪正常者、高血脂而沒服用藥物者以及服用其他非statins藥物者,三組之間得到失智症的比例無明顯差別。但服用statins者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則只有其他三組的29%,表示statins可能減少失智症的罹患率。
  
  如果此研究結果確定,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statins等藥物昂貴,目前已廣泛使用於高血脂症患者以預防心臟病及中風。如果再用來預防阿茲海默氏症的發生,則對醫療經濟將會有很大的衝擊。要注意這是一個觀察性、回溯性的研究分析,本身就有設計上的缺陷。而且資料不是很完全,比如失智症的類別沒有區分,血脂症診斷的標準沒定出,血脂肪降低多少也不知道等等。有鑑於此,作者建議大家對資料的解釋應小心斟酌,並且呼籲應有其他類似的研究以證實其結果才較可靠。

  無獨有偶,同一年美國的醫生也發表了一篇服用statins者的阿茲海默氏症罹患率較低的的論文。作者由三家醫院的資料庫中收集了60349位60歲以上患者,其中1.3%是阿茲海默氏症。由這60349人找出兩組:(1)服用statins的共16592人,(2)服用其他治療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藥物的患者,共40512人,並比較此兩組中得阿茲海默氏症的比率。發現服用statins者罹患阿茲海默氏症之比率比總人數或服用其他藥物者減少了約70%。
  
  此結論與英國的研究結論相同。但這也是個回溯性的,橫斷面的資料分析,只能確定服用statins與阿茲海默氏症的低罹患率有相關,並不能表示有因果關係。作者也認為應該要有嚴謹的前瞻性臨床試驗,才能確定statins是否真的能降低阿茲海默氏症的罹患率。這四個流行病學的研究均發表於高水準的內科及神經科醫學雜誌,分別認為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及血中膽固醇濃度高者可能較容易得阿茲海默氏症,以及服用降膽固醇的statins藥物者的阿茲海默氏症之比率也較低。所以膽固醇不僅對心血管有害,對大腦也可能無益,「腦滿腸肥」不無道理。在還沒有嚴謹的臨床藥物試驗證實之前,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平日少攝取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有高血脂症者應服用statins來降膽固醇。

  日後看門診時,如果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家屬問:吃哪些東西可以增加腦力?我將不是要勸大家吃什麼,而是要建議少吃油膩食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eg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